编者按
为营造重温光辉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的浓厚氛围,市委统战部以“矢志不渝跟党走 携手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推出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系列宣传,追忆峥嵘岁月,展示我市多党合作的成绩,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经过75年的发展,由“五一口号”所开创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渐成熟,展现出伟大的创造性、巨大的优越性、强大的生命力。
九三学社矢志不渝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根本保障的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夯实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大力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不断赋予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履职尽责,着力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九三学社与“五一口号”的渊源
九三学社诞生于一个饱经战乱、灾难深重、百废待兴的旧中国,血液流淌着“五四运动”爱国、民主、科学精神......
1944年下半年,许德珩、褚辅成、张西曼等一批文化、教育和科技界人士,出于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在重庆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以期促进民主和团结抗战。
1945年9月3日,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会议,与会同志一致同意以这个特殊的日子命名,正式成立九三座谈会。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等几个文件,宣示“民主与科学之要求,实较前迫切,本社同人,愿本‘五四’的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九三学社坚持“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的基本精神,为民主与科学而奋斗,反对国民党的官僚政治和内战政策,争取和平、民主,建立新的经济制度,谋求发展科技和普及教育等,这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纲领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同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方针的精神是一致的。
九三学社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汇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浩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
75年前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播撒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种子,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九三学社当即起草了一个拥护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代电。由于九三学社总社当时设在北平,处于国统区,当时还不便立即予以公开响应,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
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在《新民报》上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公开表示接受共产党领导,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认为“惟有循此途径,始可导中国于民主、自由、富强、康乐之境 ,愿共同努力,以求实现。”随后,九三学社作为民主党派之一参加新政协,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组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九三学社公开庄严的政治承诺,义无反顾地正确抉择,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九三学社市委会的历程及成绩
九三学社市委会是九三学社在中山市的地方组织。1989年5月成立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孙文学院小组;1995年4月成立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中山市支社;1999年9月成立九三学社中山市第一届委员会。九三学社市委会历任主委为高渭彪、吴月霞、傅瑜。九三学社市委会现任主委为吴军。经历了省直属小组、支社和市委会的三大跨越,从小组的4名社员到现在240名正式社员,市人大代表5人,市政协委员25人,博士32人,硕士70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2%,高级职称133人,占55%,45岁以下青年社员88人,占37%,九三学社市委会正努力建设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
作为地方参政党组织,九三学社市委会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爱国、民主、科学”的宗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作为,营造九三学社市委会新气象,彰显新时代担当,体现参政党价值。
心有所信,行稳致远,以思想政治夯实参政基础
九三学社市委会班子带领各基层组织和广大社员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九三学社十二大精神等,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基础。
围绕中心,履职尽责,以多维体系彰显参政价值
“全员参政议政”模式着力挖掘参政议政深度,拓展参政议政工作维度,建立参政议政工作多维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完善,效能持续扩大。近年来,充分发挥科技特色和优势,深度把握城市发展脉搏,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围绕“工改”、“治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提出治理黑臭(未达标)水体、打通“断头涌”、生态河岸建设、加强污水污泥处理、推出城市形象标识、建立“三线整治”长效机制等;围绕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推进“瓶颈路”建设、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建设两大科学装置、促进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加快强中心战略等。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建议提案,立足民生、着眼发展,为中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竭智尽力、建言资政。
积极奉献,创立品牌,以专业优势投身社会服务
九三学社市委会致力于发挥界别专业优势,创立了公益讲堂、社区义诊、自发助学等社会服务品牌,充分展现了九三人的社会服务新风貌和使命担当:坚守公益讲堂10余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擦亮“医心惠民”义诊品牌,深入坦洲镇、大涌镇、东凤镇等地,受当地群众赞誉和社会各界关注;与六盘水的东西部协作显担当,保障第二十四中学食堂改造工程的正常启用和正常教学的工作开展;勇于投身抗疫一线,涌现一批罗乐、罗小平等医疗人士和黄启均、吴中林等社员企业以及一批志愿者们的感人事迹。
回首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中受益和启迪;今天,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九三学社市委会将发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高举旗帜,传承薪火,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矢志不渝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篇章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